|
|||||||||||||||||||||||||||||||||||||||||||||||||||||||
發音技巧
背景資料:美國本地人與“國際音標” 中國有個“國際勞動節”、“國際婦女節”,還有“國際痔瘡日”以及“世界关注乳腺癌月”。喏,中國的“世界”這個、“國際”那個,美國都沒有。總而言之,恕我直言,都是狗屁也。那麽“國際音標”呢?答案不言而喻。 因爲在歐洲語言體系中只有英語一個語言的拼法不規則,只有學英語的人才會需要音標。所以呢,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人民都是不需要音標的。另外英語現在比較普及了,會英語的人很少學外語。學外語的時候最有可能不需要音標(比如學西班牙語、德語或法語都不需要)。所以幾乎所有的這些國家的人民不會因標,而且這個造成了一個教材和工具書中的音標不準確現象。跟其他外語不同,地道的英語發音不是解釋在普通的教科書上,詞典裏面的音標通常出錯,另外一般會完全忽略句中和單獨發音的區別(比較)。以下是我試圖彌補這個情況,在我從2000年開始教中國人英語的過程忠發現的一些潛在但確定存在的發音現象。希望大家有所啓發。 音標説明: *Click the links to hear the pronunciation* *點擊鏈接即可聼到讀音* 若想看到音標,確定機子裝好了lucida sans unicode和marlett字體。所有unicode字體應該支持音標符號的。“Ô”代表的是一個兒化的“ə”,也需要marlett字體纔能顯得出來。另外,我用了一個"i"符號把詞的音節隔開來。
第一節:“Hold” and “Connect” 屏氣和連讀 “Hold” 屏氣 / ̥/ 讀句子跟讀單詞很不一樣。第一個區別是在兩個輔音之間,第一個輔音*必須*屏氣,也就是說,如果把第一個輔音讀出來,就是100%錯的、完全不地道了。兩個輔音可以在兩個單詞之間靠在一起(black book, last chance, bad boy, stop crying etc.),或者在一個合併單詞之間靠在一起(postman, wastebasket, bookbag etc.)。尤其要注意的是“st”屏氣,是學員們常常屏不住的,而我再強調,不屏住是非常不對的。 “Connect” 連讀 Connect呢,當然是輔音靠韻母的情況下用的,也可以是句閒或詞閒(black apple, last opportunity, bad opera, stop eating etc.)。 對於慢速度及中速度朗讀,任何詞尾或詞閒的一個爆破音都有可能會屏氣的。比如,自然語流中的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應該發 'wLidÔijəi'tɔ:ikiŋiəiˌbaut̥,但是如果因爲要強調what而把速度放慢點,發音是這樣:'wLtiÔ……(用舌尖或喉嚨屏氣皆可)。當然前者常用,但後者並沒有錯。輔導語音時必須強調:在句中完整發爆破音是錯誤的,全部的爆破音屏氣是對的,一部份的爆破音發現可以跟後面韻母一起連讀就是流利啦。比如Stop eating that apple 可以把stop和that的p和t屏住(1),或者可以連讀(2),但不可以說:Stoppa eating thatta apple.這個就是東南亞式英語嘛。若學員們想突破老教學材料、享受現代英語媒體,是不能不克服的一個極其普遍的障礙。 第二節:Common syllable reductions通常的音節縮讀:
書面拼法: 實際發音: 書面拼法: 實際發音:
第三節:Glottal Stops
喉嚨屏氣動作 /ʔ/ 因爲“t”和“n”的發音位置是一樣的,一個詞若有一個t-n或n-t衝突,本地人會選擇完整發n,而會用glottal stop(喉嚨代替舌尖屏氣)代替t,或完全不把t發出來。國際音標存在一個標法,但一般詞典不會使用它,而且很有可能作家是不知道它是存在的。符號是這樣寫的:ʔ ,就像個沒有點的問號。 前者的例子 Examples of t-n type glottal stops:
注意:glottal stops是美加式與英式英語的共同點。區別在於英國人隨時可以用它,包括在t-n情況之外,比如little, subtle, better等。(*)是美加式中普遍出現的后鼻音減成前鼻音現象單詞(lovin’ it等)。 第四節:The Missing T 美加式英語n…t的t消失現象 In American and Canadian English n-t words lose their “t” sound. N-t單詞,美加式英語中t會消失:winter twenty internet international等。 In American and Canadian English unaccented “t” is a “d”. 在美加式英語中,沒有重音的t就是個d:little, better, computer, Italy (c.f. Italian), photo (c.f. photographer)。 第五節:What is "Clear Speech"? 什麽是清楚的語言? 如果我給你看一張白紙而告訴你,“這是我剛畵的北極熊在北極漫遊之圖”你可能會認爲我是腦子出現毛病了。但如果我對你説話全用中音說,“這是清楚的語言”,你會怎麽想呢?總之,不管人們用什麽溝通,畫圖也好、説話也好,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對比度才可以了解内容,所以說英語必須使用死音節,它們應該跟強調音節對比起來,這樣句子的意思才算得上清楚。 第六節:Dead Syllables 何謂死音節? 每個國家的語言都有這個對比度,但有些語言教學材料中不提怎麽做。普及的一個方法是把通常用的介詞、冠詞之類的東西(甚至是主要動詞、主要名詞和賓語的重音之外所有的詞)全部發成弱音或者可以說“死音”。中文教學材料搞清楚了這個現象,說“的”di1、“了”liao3等詞實際上是多音字,因爲又有個死音,各自為de和le。可惜是,英語詞典大多沒這麽好,更不用説不上中國高中學材料。那麽,到底有哪些單詞通常在句中以死音朗讀呢?下面可以看到最常用的(絕不分美/英式):
還有代詞(這些的“h”或“th”減掉):
以下的句子中,哪些單詞要重讀?先要划好記號,然後以上面的表格中的讀法讀不重的音節。 Is this his pen? See you tomorrow! When are you leaving? I’d like a cup of tea. Do you like them? (對於褲子、眼鏡等) 第七節:"Can"
and "Can't" 的句中變化(不分美/英式):
第八節:Common reduced phrases 常用詞組縮讀(不分美/英式):
試試說吧: (gimme) Give me that. 把那個給我。 Don’t give me that crap. 甭再胡説。 (lemme) Let me see. 讓我看看吧。Let me go with you. 讓我跟你去吧。 (gonna) That’s going to be trouble. 那樣做會有後果的。 I’m going to leave. 我馬上走。(相當於一個口語中的“will”[將要])(wanna) I want to go with you. 我想跟你去。 I want a piece of that. 我要一塊。 // That’s a lot of money. I don’t have a lot of time. (hafta) (gotta) I have to get a new one. Do you have to do that? 你這樣做有必要嗎? Got to go! 閃人了! She’s got a new car. (outta) Get out of here! 拜托!/ 滾!(oughtta) You ought to get a good lawyer. 如果感到疲憊了,不幸的是:若這張紙上的概念沒有掌握,連一個很普通的好萊塢電影也無法聼懂。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努力點學會它並把它介紹給學員們。Web的教學原則不是培訓考試,而是讓學員們學到一種實用、快樂的英語。“得者不求”,他們自然而然地可以通過考試等社會上的目標。我個人覺得達到這個偉大的目標的秘訣是發音。
|
|||||||||||||||||||||||||||||||||||||||||||||||||||||||
|